通知公告

药物流行病学应用系列讲座

发布时间:2021-12-23浏览次数:1344

报告题目:流行病学方法在上市后药品安全性再评价中的应用

报告背景:药品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治疗作用,但也有不同程度的危害作用。由于药品上市前临床试验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样本量有限、观察时间短、病情或用药单一、观测指标较狭窄、研究只限于某些人群等,一些罕见不良反应和只发生在某些特殊人群的不良反应往往难以发现。随着药品种类和用量的不断增多,错误用药和不合理用药也日趋增多,也给人群健康带来威胁。因此,由上市后药品使用导致的患者生命或身体健康损害已成为当今社会一个新的公共卫生问题。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和健康在人群中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一门学科,而上市后药品就是其中影响疾病和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2021121日开始实行的《药物警戒质量管理规范》也明确了药品上市后安全性研究的范畴,而流行病学为开展此类研究提供了方法学基础,并能发现、识别、评估潜在的不良反应,服务药品安全监管及临床安全用药,保护和促进公众健康。

报告人:唐少文 教授 南京医科大学流行病学系

主持人:周吉芳 副教授 中国药科大学

报告时间:20211227日(星期一)晚上7:00-8:00

报告形式:线下讲座(江宁校区经管文楼233&线上讲座

腾讯会议链接:https://meeting.tencent.com/dm/3q5VPm4UH3mY

会议ID705-485-685

登陆时间:2021122719:00


报告人简介:

唐少文,博士,南京医科大学流行病学系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教学研究中心主任、医学大数据中心副主任、药物警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本科和硕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2项、国家卫计委行业专项子课题1项、其他项目10余项等,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论文六十余篇。参编药物流行病学、循证医学案例版、临床流行病学、医学研究报告规范解读等专著或教材。先后获得南京医科大学第11届扬子江奖教金“特等奖”,南京医科大学教学成果奖特等奖,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改革成果奖二等奖等。现为中国药学会药物流行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毒理学会临床毒理专业委员会委员等。

主要研究方向为药物流行病学、临床研究设计与分析、循证评价。

欢迎广大师生聆听交流!

主办单位:

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公共管理系

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学生会

国际医药商学院